近日,85歲的老黨員秦德禮老人因病逝世,他的兒子強忍悲痛,完成了父親最后的心愿——捐獻出遺體用于醫(yī)學研究,捐獻出眼角膜幫助他人恢復光明。
秦德禮老人的老伴和兩個兒子手持《志愿無償捐獻眼角膜》榮譽證書。 受訪者供圖
秦德禮出生于陜西澄城一個貧寒農家,15歲時,中學畢業(yè)后因記憶力超群入選西北軍政大學,學習密電碼譯制。1950年,秦德禮跟著部隊上了前線,多次與死神交鋒。有一次,他和隊友作為先遣團,背著發(fā)報機施行穿插戰(zhàn)術。他們快速行軍時,遭到了敵方炮彈襲擊。由于反應及時,秦德禮幸運地躲過一劫,卻眼見同行的兩名戰(zhàn)友不幸犧牲。戰(zhàn)場上的槍林彈雨讓秦德禮養(yǎng)成了堅毅正直的品格,也更加懂得生命的寶貴。
1957年,秦德禮轉業(yè)來到湖南工作。退休后,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,當治安協(xié)管員、去學校宣講黨史等。2011年,78歲高齡的秦德禮參加了湘江毅行活動,成為當時最年長的選手。
2006年,秦德禮偶然看到一則關于遺體捐獻的新聞,深受觸動。經過四處打聽,他悄悄領取了申請書。當時,他一些家人懷有入土為安的傳統(tǒng)觀念,得知此事后,堅決反對。秦德禮不厭其煩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:“我是一名老黨員,把遺體留作醫(yī)學研究,算對得起黨的栽培。”
去年5月,秦德禮不幸被查出胃癌晚期。病重之際,他多次叮囑兒子:“不要被世俗眼光禁錮,一定要幫我完成的遺愿!”
秦德禮離世后,家人時間聯系了中南大學湘雅醫(yī)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總站,捐獻出老人的遺體和眼角膜,將老人的善良和愛永遠留在世間。